close
午後陽光露臉,跟隨外子送鞋貨到客戶店廣州街,年關到客戶
想看些樣品鞋好下單,他忙生意,我到對面剝皮寮逛一逛。
萬華(艋舺)從清朝嘉慶年間即成為淡水河流域重要的出口貨物
集散中心,十分繁榮熱鬧。
「剝皮寮」是康定路、廣州街、昆明街、老松國小南側所包圍
的街區,從2009年8月開放,看到許多格友po圖分享,云云還沒
來過呢!
剝皮寮的由來是清朝時期,福州商船所運的杉木在此區剝去樹
皮而有此名稱,當時商業交易熱絡,有不少精緻的洋樓房屋。
老街有點曲折,兩邊古老店屋,留下清代漢人街道風貌,日
治時期的牌樓厝,走在狹小蜿蜒的剝皮寮老街,感受當時的
街道尺度,是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。
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2003年8月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,
對於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用。
「艋舺」這部電影,炒熱萬華老街剝皮寮,也成為熱門的觀光
景點,雖有陽光但寒冷,外子忙完生意也來逛逛,云云穿了
七件衣服、長毛靴、戴毛帽還是冷,在此留個影,偷得浮生
半日閒。
市政府結合了藝文展覽、電影製作,將一座幾近荒蕪的百年
街道,重新裝扮,剝皮寮是「文化資產」這條百年老街,已成
為國中小最佳鄉土教材了。
全站熱搜